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 8.0 |
|
版本信息:
|
影片编号:
未收藏! |
碟片数量:
|
影片类型:
战争 |
播放时间:
152 分钟 |
上映日期:
1987-12-09 |
出品地区:
美国 |
对白语言:
英语 |
字幕语言:
|
导演: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
主演:
|
简介:
得奖记录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 (1989)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响 (1989)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1989)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响 (1989)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响 (1989)
第四十二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响 (1989)
身为犹太人的斯导的反法西斯情结看来由来以久,这张反映二战期间西方人在日寇铁蹄下的苦难生活的影片,是7年后斯皮尔伯格的惊世之作“辛德勒名单”的前奏。对日战争是中国与西方主要阵营少有的同仇敌忾的经历,尤其是日本对侵略战争采取拒不反省的态度,看到西方主流文化拍出这么一部反映日寇暴行的影片,感到非常地亲切。这也是本片当年获准到上海拍摄的原因吧。熟悉的场景,半咸不淡的上海话,可能还会让上海观众别有感受。
看到日本的铁甲战车碾过上海街头,惊恐的人群流离失所,不禁深深体会到民族曾有的苦难。片中英国少年及诸多西方人士在日军拘留营的遭遇也让人深感同情。不过,斯导似乎志不止在此,他同时也毫不吝啬地对日军进行了人性化的描述,当我看到英国少年指着美机正在轰炸的由囚犯们建造的飞机跑道,喊着“这是我们的跑道”,我真怕斯导又拍出一部桂河桥。在渴望全球和平的年代,我不反对斯导上升一个层面,加入这些反映日军慷慨赴死以及反映日中两国青少年间的友谊的镜头。把敌人描写成值得尊敬的对手,也并不是斯导的首创。
可是让我感到不是滋味的,在这场战争中,与西方共患难,确切地说承受了更加深重的苦难的中国没有得到公正的反映。镜头中展现的中国人都是对落难的西方人表现得不友好的那种,一直到最后美国投下原子弹,日本天皇宣布投降,镜头里展现的却是中国军队在劫掠死去的西方人的遗物。
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又一次被世界遗忘。我理解这部片子为什么允许在中国拍摄却最终没能在国内上映的原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