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e的DVDRip电影站--电影即人生,看电影即体验生活
 
电影列表 电影评论 留下脚印 后台管理 简体中文 
 
活着的痕迹与感觉-《活着》观后感之回想 -- 《"活着(Lifetimes)》
《活着》,第一次看是在我玩影音的LD时代,也就有了第一次的观后感,后来又看了好多 
回,正在长途旅行火车上的我,不知为什么忽然间回想起了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 

电影《活着》讲了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故事,国籍是中国,时间是上个世纪的前半段, 跨度比较大,故事在60年代结束,我被这个先于我出生就发生了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 

描述普通人生活的电影很多,但是讲中国人的不多,讲的精彩的更是寥寥,《活着》就是这寥寥之一。 

*《活着》的精彩首先来源于我对该片主题的认同。 

本片的主题是很沉重的,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人艰辛活着的经历,其实,这里的“艰辛”应该是广义的,中国只是艰辛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样的普通人,在法国,在英国,在印度,都可能有这样或是那样的艰辛的活着的经历,不是说只有在中国才艰辛,但是,也许本片在大陆的禁映就是和对“艰辛”一词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有关。 

*《活着》的精彩在于演员的表演。 

确切的说是葛优的精彩表演,葛优独特的外形、精湛的演技,把一个有些败家、有些胆小,有些懦弱,还有些幽默的普通小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生动的出跃于银幕之上,好像这个角色就是专门为葛优而设计的,我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把葛优看作是一个一流的、带有性格特点的演技派演员。 

巩俐的表演也不错,但是感觉换别的演员也可以胜任。 

*《活着》的精彩还来自于用心的制作。 

本片由于跨度时间有30多年,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美工、道具的变化和种类比较繁复,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对峙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结束,无论是小到一盏茶杯、一本赌帐,还是大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都给我留下了很真实可信的印象,从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来了一种很切合电影主题的沧桑感,一种有些悲伤、有些凄楚,还有些怀旧的沧桑感,这种沧桑的感觉很微妙的、不易觉察的萦绕在2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很好的烘托了影片的氛围, 在《活着》里看不到张艺谋近来几部电影中引以自豪的暴力色彩,色彩有,但是不暴力,只是很恰当的为整部电影服务。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最喜欢听《美国往事》和《勇敢的心》的原声乐,现在我又发现在独自一人的长途旅行中,我最喜欢回想一些我看过的精彩电影,这篇回想就是我在火车上一边听着《花火》的原声乐,一边回想着《活着》,一边写成的,《花火》的原声乐旋律也是比较沉重的,也是在叙说一个人艰辛的活着的心情,和看《活着》的感受很相似。 

听《花火》,想《活着》,在这乏味的旅途中我尽力的体验着活着的感觉,寻找着活着的痕迹,活着的痕迹和感觉对于一个赌博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下一次赌桌上的好运气,对于一个酗酒者来说也许就是更强烈的酒精的刺激,还有些人,也许听最纯粹的摇滚乐才是活着的真实的痕迹与感觉,而对于此刻的我来说,火车窗外向后快速倒去的树木就是我活着的痕迹与感觉,久石让的音乐和张艺谋的电影把我这本来简单的痕迹和感觉给升华了。 

我期待着旅途终点的到来,那将是我又一个新的、活着的痕迹和感觉。 
-- 2007/5/10 21:24:35 by DoioD  [关闭]
 
Design By HeHe 2006.10.6 浙ICP备140412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