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旺角
小燕每天的生活就是呆在简陋的宿舍和餐厅等着接客,来来回回的就这2个地方。本来一个月有4天的休息时间,可是要是这几天也做的话会加薪,小燕就从来没休息过。每次她都要给客人洗2次藻 。洗的手脚都脱了好几层皮。
来香港很长时间小燕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她很想出去走走,看看江这面的香港,可是她只能守着旺角的砵兰街,守着电话。
在香港的最后一天里,小燕一共做了38个客人。她说是半年来个人的最高记录,不知道能不能进基尼斯。那天完了。她觉得自己没个人样,全身瘫了,像一滩泥。从白天睡到晚上,在从晚上睡到白天,正个生活像逆时针旋转。。。。
小燕每天没完没了的跟客人做爱,就为了钱,可是没人逼她这么做。可能她是想回到家后能好好的安排生活。
这和我们有点像。大学没毕业就老想着能多挣点钱,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是人是不可以烂掉的。
我从来没鄙视过妓女,想怜悯她们,可是总觉得她们不需要。。。。。
不知道导演怎么想。他要我们怎么做。
阿芬原来在深圳的一个小镇上,有个温暖的家庭。上进但跛足的父亲总能把家里照顾的很好,每次从香港回来都带回礼物给他们。一家人也很向往外面的生活。于是偷渡来到旺角的贫民巷,随母亲干些洗碗盘之类的活,每天还得躲警察。
每次出去接客小燕都会经过阿芬那,阿芬会用莫名的眼神看着她远走。
2个人也因为一件未遂的凶杀案--监管燕子的三七仔在巷子里被人偷袭,凶器就是榴梿。开始了友谊。
三七仔倒下的时候,双方都不敢报警,因为2个人都有不正常的身份。
阿芬的爸爸在她生日的时候,买了个榴莲给她吃。
妈妈和弟弟都说太臭了“这东西就像屎”,而爸爸情有独种。
就像大家对香港的批判--香臭是你的事……
中国北方 牡丹江
燕子回来了,很受欢迎。
亲戚朋友,同学都羡慕她的机遇。也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能像小燕一样风光。
燕子心中也股榴梿的味道。开心,痛苦。麻木和无奈。只有自己知道。
江姐喊小燕去做妓女,她拒绝了,换电话了……
小燕和小白离婚了,是因为自己的虚荣更是因为自己对不起小白而内疚。
她想换中方式生活,和同学唱歌,歌舞团看排练,去舞厅听摇滚,唱放了7,8年的京戏。
燕子离港后不久,阿芬和家人也被逮捕。被送回了自己的家乡。
阿芬还想着燕子。生日的时候寄了个榴莲个她。
阿芬在信中最后说到“这样才好,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家。”
在我看来,看懂或者想看一部片子,要么你有一样的经历,要么你有足够的想象力来支撑和弥补自己所要面对的无知,尽管你不同意我的观点。
电影的后半部分几乎成了记录片,拷贝着东北破破乱乱街道,没有方向的小巷,朴实的牌面,冷冷清清的小饭馆,邻里邻外,凤凰卫视,CNN,烤地瓜……
据我所知:秦海璐就是一个东北少女,也学过京戏,。而片中她与同学们去母校的记录镜头,也是真实的感情纪录,确实很真切感人。
为了消除再见面的尴尬,同学们喊起了那熟悉的声音:
结婚了吧
傻B了吧
以后赚钱就两个人花
离婚了吧
傻B了吧
以后打炮就得买单了吧
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
原始社会人们光着屁股跑
男的追,女的跑
抓住以后按在地上搞一搞
搞的一个哇哇叫
掀起了原始社会的性高潮,性高潮……
唱着这首歌追着火车跑,真有种熟悉的感觉
就这首歌走过多少个校园。路过多少胡同。无从计较。还有小燕男朋友的“东北三匹狼”乐队的国际歌。
想起了东北地下摇滚乐队的辉煌时期。8,90年代吧。
记得当时东北的地下摇滚很牛B。尤其是长春。这里经常举办一些摇滚节,比赛,聚会之类的。出过不少知名的乐队,只是现在已经衰退了……
刚看觉得有点王家卫的感觉:
不相干的东北牡丹江和香港的旺角,不相干的学生家庭生活和妓女打工生活,
前半部分是浮华镜头下旺角的零乱生活。后半部分是记录下的东北人的生活写实。
中间一个电话,后边一个榴莲就把电影和生活联系起来了。
榴莲是什么
大街上的改革开放是什么
邓小平的肖像是什么
生活又是什么……
只是一些爱好,一些经历和一场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