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e的DVDRip电影站--电影即人生,看电影即体验生活
 
电影列表 电影评论 留下脚印 后台管理 简体中文 
 

电影信息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9.0
版本信息:
影片编号: 010116
碟片数量: 2 CD
影片类型: CULT
播放时间: 147 分钟
上映日期: 2001-10-12
出品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西班牙语
字幕语言: 中/英
导演
大卫·林奇David Lynch
主演
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
劳拉·赫利Laura Herring
安·米勒Ann Miller
贾斯汀·塞洛克斯Justin Theroux
罗伯特·佛罗斯特Robert Forster
简介
  [获奖纪录] 
  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
  2001年度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2001年度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剪辑;
  2001年度法国奖凯撒奖最佳外语片
  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法国《电影手册》2001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  
[剧情] 
  好莱坞的穆赫兰道上,一个名叫丽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场车祸。车祸中的另外两个看上去显然不怎么正经的男人当场丧命,而丽塔则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是她完全失忆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无法记起。她从车里爬出来,跌跌撞撞地来到一座公寓,藏身于公寓外的灌木丛中……

  与此同时,丹尼餐馆里,丹在与赫伯聊天中提起他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这家餐馆的恶梦。没想到很快他的恶梦竟然就开始变成现实,他与赫伯仓皇地逃进邻近的小巷中。不过这个可怕的恶梦仍然没有结束:可怜的丹在小巷里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

  故事再度回到丽塔藏身的公寓。立志要做演员的女孩贝蒂怀抱着梦想来到洛杉矶,她搭了一辆计程车来到鲁丝姨妈居住的公寓。公寓管理员可可把她带到鲁丝的房间,留下她在那里独自等候外出未归的鲁丝。可可走后,贝蒂惊讶地发现房间里竟有一个陌生的女孩。这个女孩正是在影片开头的车祸中逃生的丽塔。丽塔告诉贝蒂她对自己的姓名、身份以及过去一无所知,于是贝蒂开始帮助她寻找失落的记忆,在这一过程中,贝蒂也逐渐追寻自己的“完整生命”……

  还是在这座城市——洛杉矶,鲁奇与文森诺·卡斯格林兄弟正企图诱骗电影导演亚当·凯歇尔为他的新片雇佣一位十分独特的女演员。亚当拒绝了他们,回到家中,却发现妻子竟然与清洁工同床共枕。他怒不可竭地挥起了拳头,但根本不是清洁工的对手,他只好落荒而逃。倒霉的亚当来到旅馆过夜,谁料祸不单行,卡斯格林兄弟早已暗中将他的钱洗劫一空,他身上所剩不多的一点钱只够过一夜…… 

[幕后]  
  导演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症候。其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自由游走,对暴力和性的大胆表现,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象,都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林奇尤为擅长于充分利用类型电影的元素,将类型片打破/拆解成碎片再予以寓言风格化的混合重构,在游戏般的创作过程中显示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品格。1990年的《我心狂野》是他最成功的代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摘取了金棕榈大奖。1997年《妖夜荒踪》中赤裸裸的性描写曾一度引起争议,于是仿佛是一种回归般,他在1998年导演了充满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影片《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穆赫兰道》是林奇自《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后的全新力作。这部影片的拍摄初衷实际上早在他拍《双峰镇》时就已产生。当时他在穆赫兰大道上取外景,突然之间闪现出灵感:“‘穆赫兰大道’,这好象是个不错的电影名!”于是他便开始构思这部作品,但是影片诞生的过程颇为坎坷。

  美国ABC广播电视公司曾对《穆赫兰道》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于是林奇便计划把它拍成电视剧集。10年前的《双峰镇》被认为是美国电视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ABC也因此而名利双收。此后林奇就基本上没有涉足荧光屏了。《穆赫兰道》无疑将标志着他重返电视界,令电视迷们相当期待。不料,拍摄中途风云突变,ABC临时变卦,将拍摄计划枪毙。据《电影线》杂志透露,ABC的某位高层执行人对其中的暴力镜头表示反对。这样《穆赫兰道》已拍完的素材只够剪成了2个小时的电影,而且还没有结尾。正当影片的制作陷入僵局时,法国Canas Plus制片公司对林奇的作品有了投资意向。林奇以往的作品在艺术气息较浓的欧洲深受好评,拥有相当可观的观众群。而Canas Plus作为法国最成功的制片公司,一直都有意进军美国市场,此番可算是小试牛刀。通过谈判,Canas Plus从ABC中购得版权,为影片注入数百万美元的资金,从而使电影得以顺利完成。而对于林奇来说,这种种波折也使他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他对剧本改动了三分之一,在充裕的资金下精雕细琢,力求完美。他说:“这是个奇妙的过程,一部讲述生与死的影片同样走过死而复生的道路,如今它获得了全新的面貌,我很满意。”

  影片的主要演员都不是赫赫有名的明星,应该与原本打算制作成电视剧的计划有关。其中扮演丽塔的劳拉·赫利曾经参演亚当·桑德勒的《撒旦之子》。另一位演员斯科特·考菲曾与林奇合作过《我心狂野》和《妖夜荒踪》两片。 
  林奇说:“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秘密和好莱坞之梦的故事。”“其实每个人对好莱坞都多少抱有幻想。”

  这部电影曾入选2001年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大卫·林奇与柯恩双获最佳导演殊荣。  
[花絮] 
* 穆赫兰大道是好莱坞一条历史悠久的大道。它源起自荒地,穿越豪华的富人区,一直延伸刀太平洋边的加州著名海滩——马里布海滩。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经常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使其自身也带有了几分奇妙的戏剧气息。

* 在世界电影史中,已经有一部以好莱坞的著名街道为片名和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的经典影片——《日落大道》。不知林奇是否受了该片的影响,而《穆赫兰道》是否又能与《日落大道》一样铭刻在电影史册上呢?

* 影片的片名虽与1996年由Chris Penn主演的《Muholland Falls》十分相似,不过两片没有联系。

* 当红摇滚歌手玛丽莲·曼森Marilyn Manson曾与林奇接触,准备在电视剧中客串一个角色,但不知他会不会出现在电影中。

* 将拍摄计划从电视剧改变为电影的情况在电影史上十分少见,前例中最著名的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他曾打算拍成电视电影。 

  大卫·林奇的新片《穆赫兰道》讲述一个弗洛伊德式的恶梦,其剧情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但它的主题却异常清晰:好莱坞在银幕上创造一个个奇妙的美梦,但在银幕下却多以恶梦收场。

  许多人看该片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一团乱麻、一个处处死胡同的迷宫、一个怪异的谜语。如果说《记忆碎片》的剧情尚可理清(至少在编导心里有标准答案),那么,大卫·林奇压根没指望大家把那纷杂的线头弄得水落石出。但这不妨碍影迷们勇敢地闯进这个迷宫,并在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得到很大的收获。显然,这是一部意会多于言传的作品,但即便影片本身像音乐那样更适合于体验,但故事解谜仍有其妙趣。

  《穆赫兰道》约两个半钟头长,前三分之二讲述两个平行的故事,虽然编导的叙事能力有点捉襟见肘,线索凌乱,但故事线大致还算理得清;但到最后三分之一,剧情一下转入地铁隧道般的黑暗世界,不仅灯光所照之处显得鬼魅,连原先的“地面”部分也顿时模棱两可。

  该片中有凶杀、车祸、鬼怪、床戏、黑色幽默等多种元素,但它不属于任何电影类型,你若用惊险片的布局、超自然片的理念、色情片的挑逗、黑色喜剧片的玩世不恭去审视它,你都会失望。大卫·林奇的电影有它自己的独特语汇,它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穆赫兰道》给我最强烈的联想是毕加索的绘画,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眼睛会被画到鼻子的下面、耳朵的后面,直到某天看到战争题材的《格尔尼卡》,才恍然大悟。

  《穆赫兰道》的故事线颠三倒四、错综复杂,但它有助于暗示片中人物命运的广泛性,即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任何进军好莱坞的人身上。传统叙事技巧一般采用类似“螳螂捕蝉”的循环,来延伸某事件的抽象意义,比如在以演艺界为题材的经典名片《彗星美人》中,一代新人不择手段从老一辈明星那里争夺到亮相的机会,影片结尾处,更年轻的一代已经“黄雀在后”,随时准备夺位。在《穆赫兰道》中,“蝉”、“螳螂”、“黄雀”的命运可以发生在任何某一个人物身上,换言之,某一个人既可以是“蝉”、“螳螂”,也可以同时是“黄雀”。

  影片的某些情节像是专画怪异场景的MC 艾雪(Escher),明明看到那水一层一层往下流,不知怎的又变成了最上层的源头;明明知道那不符合逻辑,但愣是找不出破绽。 

  对于不熟悉现代派画家的观众,该片的技巧可以用“万花筒”来比喻。通常我们说某部影片像万花筒那样折射出某个社会,“万花筒”一词本身是个比喻,意思是说该片的形象和色彩很丰富;但《穆赫兰道》的视角已不是那抽象的“万花筒”,而回归到“万花筒”的字面意思,即该片反映出来的人物和事件,有时一个部分会出现好多次,而某些对于理解剧情颇为重要的部分却可能被挡住了视线。 

  既然是万花筒,它反映的世界自然不会是写实的。大卫·林奇为我们加上了梦幻般的菱镜,里面有明显属于梦境的镜头,也有似梦非梦的场景,甚至可以说整部影片全是一场恶梦。影片的摄影、美工、音乐等,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影片的时代定位也非常模糊,有些场景像是当今的洛杉矶,有些则更像是40年前黄金时代的好莱坞。 

  《穆赫兰道》通过女演员闯好莱坞的经历,揭示了造梦的代价。她们从纯洁的故乡来寻梦,她们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才,但好莱坞需要保留的只是一个“影像”,一个永留在胶片上的“影子”,因此她们随时都会被抛弃,变成社会的“渣滓”。在她们的奋斗过程中,她们却需要学会穿梭于数个不同的“现实”,如她们本来的自我、跟电影公司交往时的“个性”,以及所塑造的电影形象;久而久之,哪个才是真实的“我”就成了问题,而与之相关的“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更让人捉摸不定。在影片点题的一场戏中,台上歌手在唱歌,唱得很精彩,但其实她是在假唱,一切都是在放录音,这时主持人大喝一声:“这是假的!”台下女主角颤抖不已,因为她必须为创造这样的“假”世界付出“真”的代价(讽刺的是,假世界依然能打动人)。 

  该片的选角和表演从戏份吃重的主角、到过场的配角,均十分出色,显示出大卫·林奇用人独具慧眼。娜奥米·沃茨扮演的贝蒂和戴恩可能是今年难度最高的电影角色之一,她不仅需要表现一个初来乍到者的天真和自信,而且要演出绝望中的挣扎,中间还有一场类似考试的戏中戏。她在不同的场景中代表着好莱坞女演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命运。她在片中的高超演技证明了并不是只有名演员才能发挥出奥斯卡水准。 

  神秘的人物、怪异的场景、离奇的故事、梦魇的气氛,组成了《穆赫兰道》的好莱坞世界。不同人眼中的好莱坞往往用当地不同的街道作代表,如成龙在《尖峰时刻》中选择了“好莱坞大道”,那是典型的游客视角;50年代“日落大道”(同名电影)也横穿好莱坞及附近的明星住宅区,该街道颇有文化积淀;“穆赫兰道”比较窄,部分路段一直通到山顶的住宅区,跟影片一样它的象征意义也似乎更为曲折,寓意也更深。从那里看下去,山下的万家灯火更像是憧憧鬼影,虽然底下定是一片喧闹声,但从上面看却是一片寂静。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 
作者:疯狂钻石 来源:网易

  看完《穆赫兰道》,倒吸一口凉气!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类似的噩梦,而是没有想到有人能把梦魇如此真实地展现在大银幕上,经历他人的噩梦也许比自己经历噩梦更加可怕。我惊叹于大卫林奇能构思出这样一个噩梦来,如果他不是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深有研究,那么他的智商至少在160以上,又或者这根本就是大卫林奇自己的噩梦?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尝试着用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去分析这个看似荒诞的噩梦时,我发现能从这个噩梦中解出一些相当合理的因素来,一些离奇的梦境其实都是可解的!所以我几乎怀疑这个噩梦的虚构性! 
  下面,我斗胆尝试用弗氏的释梦方式去解析“穆赫兰道”这个噩梦。 
  首先,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于此有关的心理学概念及弗洛伊的有关梦的理论: 
1. 弗氏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公式是: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也就是说,一定的梦境总是用以表达做梦者一定的愿望的,不过这个愿望的满足可能是经过伪饰的,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2. 仿同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个人的心理现象。这在“穆赫兰道”这个梦中出现多次。 
  下面,我先打乱影片的叙事顺序,来交代一下这个梦的背景,也就是这部影片中的现实部分。(我所描述的现实也许会与你所理解的相差甚远,不过请你耐心的听我说完,很多细节我会在后面逐步解释。) 
              
             现实 

  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员的姨母的抚养下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长大,大概是在其姨母的影响下,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并在好莱坞出人头地。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崭露头角,并从此进入演艺圈。她的姨父姨母去世后,她只身来到好莱坞,像很多其他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子一样,她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参加试镜,等待着有朝一日被哪位导演选中,一举成名。 
  不久,一部叫《Silvia North Story》的电影征选女主角,Diane去参加了试镜,她落选了,但是一位叫Camilla的女子凭借她在试镜时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评委,得到了那个角色,并一举成名。Diane和Camilla相识并成了好朋友。Diane在Camilla的帮助下在Camilla的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在这段时间里,Camilla已成为电影公司的宠儿,而Diane与 Camilla成了同性恋伙伴。Camilla为了掩人耳目,常常戴着金色假发来Diane家与Diane幽会。虽然Camilla似乎对她们的关系不以为意,但是Diane却将Camilla视为自己的爱人。后来有一部大制作电影征选女主角。在片场,导演Adam与Camilla一见钟情,Camilla顺理成章的成为女主角,也成了Adam的女友。Diane也还是在片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但是深爱着Camilla的Diane无法接受Camilla与Adam的亲密关系。因看见Camilla与Adam在片场打情骂俏,Diane在家里与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里边哭边自慰。电话铃响了,是Camilla打来的。Camilla派车接Diane到穆赫兰道。车突然在穆赫兰道上停了,Diane有点儿害怕,他问司机:“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停呀?”司机回头说:“给你一个惊喜。”Camilla出现在车旁,她带Diane穿过一条山路来到一座豪宅。原来这是Adam的家,正在开party,很多电影公司和剧组的人都在。Diane与Adam的母亲Coco寒暄了几句后,进入party。在party上,Diane继续忍受着Camilla与Adam的打情骂俏。这时,一个女演员走过来与Camilla说了几句悄悄话,并当着Diane的面接吻。Diane感到绝望,她想,自己连Camilla的同性恋女友的地位也许也已经被人取代了。直到Adam说道“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了”的时候,Diane终于无法忍受了。 
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绝路。她在一家咖啡厅请了一个杀手,让他杀掉Camilla。杀手给她一把蓝色的钥匙,让她到时候从咖啡厅后面的一个乞丐处拿能证明Camilla已死的东西。Diane来到乞丐处,乞丐扔给她一个蓝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蓝色的钥匙打开,里边是Camilla的残骸?!Diane开始崩溃了,她仿佛看到自己的姨父姨母从盒子边上跑出来(幻觉)。她吓得跑回到家里,气喘吁吁的上床,作了一个噩梦(这个噩梦就是影片前3/4所详尽描述的噩梦)。醒来后,Diane凝视着茶几上那把蓝色钥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她彻底崩溃了,她又看见姨父姨母凶神恶煞般的追赶自己。她逃到床边,掏出手枪,饮弹自尽。 

  以上便是故事的现实部分,也是造梦者Diane做这个梦的背景。而这个梦是相当复杂的,很多梦中人物的名字、身份以及所经历的事与现实是不同的,甚至是重叠和互换的。因此我在解释这个梦之前,先把梦中和现实中人物关联及主要背景交代一下。你也可以在看完我对梦境的解释后,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张人物关联表。 
人物关联表 

人物: 
Diane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本片女主角 
  梦境中:Betty(Diane的化身,是理想中的完美的Diane,但有时又是Camilla的化身) 

Camilla 
  现实中:如前所述的Camilla 
  梦境中:Rita 

Diane的姨父母 
  现实中:Diane的姨父母(已去世) 
  梦境中:Betty在飞机上遇到的陌生人。而梦中Betty的姨母(留给她房子的那个人)是Diane理想化的姨母。 

Adam 
  现实中:导演 
  梦境中:导演 

Coco 
  现实中:Adam的母亲 
  梦境中:Betty的房东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现实中: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梦境中: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他们的形象应该是虚构的。) 

Party上与Camilla接吻的金发女子 
  现实中:可能是剧组中的女演员之一 
  梦境中:梦中的名字叫Camilla!是那个电影公司强迫Adam选的女演员 

吐咖啡的男子 
  现实中:在party上露过一面,可能是剧组成员之一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势力成员,曾威胁Adam选他们推荐的那个Camilla为女主角 

白胡子老头 
  现实中:寂静剧场的表演者之一 
  梦境中:Adam落难时所住旅馆的老板 

牛仔 
  现实中:曾在party上出现,可能是个演员(还有其他身份?) 
  梦境中:电影公司幕后势力的打手,曾威胁Adam 

咖啡厅女侍者(她在现实和梦境中仅仅是名字不同,但身份相同。) 
  现实中:名字:Betty(这是梦中Diane名字的来源) 
  梦境中:名字:Diane(梦里侍者的名字成了Rita追查自己身份的线索) 

“路人甲” 
  现实中:Diane在咖啡厅与杀手交易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梦境中:他因梦见那个乞丐而在咖啡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乞丐 
  现实中: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 
  梦境中:墙后的魔鬼  

  下面,我按照影片情节的展开顺序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梦。 
  影片的开场画面是几对舞伴在虚拟蓝幕前跳舞,他们的影像被复制成了很多份。这时Diane的影像出现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下一个影像中,Diane和她姨父姨母依偎着出现。这一段交待了Diane的身世: 
(a)她由姨父姨母抚养; 
(b) 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赛中夺魁,并从此进入演艺圈。(这段经历是后来Diane自己在Adam的party上透露的。) 

第二个镜头是Diane的第一视角镜头,伴随着她沉重的喘息声。这时其实是他刚从乞丐处逃回家里,她的眼前摇晃着出现床、被单、枕头。然后镜头淡出,其实是Diane开始进入梦境。(狡猾的大卫林奇,其实他在这里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梦,但第一遍看时,有多少观众能领会这个镜头的意思啊?) 
  梦境从第三个镜头开始: 

        梦魇 

梦境第1段: 
  镜头淡入,是“Mulholland DR”的路牌(这个影像在现实中其实是Diane坐在轿车里去Adam家的party途中看到的,不过在梦中,坐在轿车里的换成了Camilla)。车突然停了,Camilla问了与现实中Diane一样的问题:“你在干吗?我们不该在这停呀?”司机掏出手枪对着她,命令她下车。但这是迎面开来一辆填满飚车族的跑车,与Camilla的车相撞。所有人都遇难了,除了Camilla。他踉跄着下山,躲在了一家女主人(就是Betty的姨母)即将外出的公寓里。两位警探在车祸现场开始调查。在得知车祸发生的消息后,电影公司的那帮幕后黑手互通电话并确认Camilla不见了。而最后一个响起铃声的电话,是现实中Diane家里的电话。 
分析: 
(1)Diane入睡前最强烈的心情和愿望是什么?我想,是后悔、愧疚,她希望Camilla还没有死。所以,在梦中出现了Camilla躲过一劫的情景。但是Diane还有一个心魔在作怪,她不愿承认或是相信自己请了一个蹩脚杀手杀害了Camilla,换而言之,她希望杀Camilla的不是自己,因此,在梦中,要杀Camilla的成了电影公司的幕后黑手。Diane的这一意识一直在梦中延续着,并以此发展出了梦境的另一条主线--即导演Adam的遭遇和选角风波,当然,那又是另有意义的。 
(2)现实中,Camilla失踪后,电影公司和警方一直在与找她的下落,并把矛头指向了Diane。这点从Diane后来和她朋友的对话中看出来,那两个警探一直在找她问话,想必电影公司也一直在打电话联络她。因此警探和电影公司人员的意象在此出现了。 

梦境第2段: 
  Betty从加拿大安大略省来到好莱坞,她和飞机上认识的得一对老夫妇在机场道别,老夫妇(特别是老妇人)对betty表示衷心的祝福。随后Betty坐出租车前往她姨妈留给她的公寓。 
分析: 
(1)Betty是Diane的化身,她的名字是来自Diane在咖啡馆瞥见的女服务员名字(梦的表象往往是来自做梦前一天所见的影像)。Betty外表亮丽、乐观、自信,这与Diane颓废、潦倒、有些自卑的真实形象大相径庭。Betty其实是理想化的、Diane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成为的形象!Diane的遭遇使她逃避真实的自己,所以在梦中,她索性连自己的名字都换了,而且自己也变成了自己理想的形象,“如果我是Betty,一切重新开始,那该多好啊!” 
  (2)老夫妇的形象其实是Diane的姨父姨母。不敢面对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并怀殷切希望的姨父姨母,是Diane最后自杀的重要原因。但这里姨父姨母成了陌生人,原因有二:(a)Diane希望减轻自己的愧疚感,毕竟对自己满怀希望的只是陌生人而已。(b)Diane希望姨父姨母还没有去世,所以他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姨母(后面详述)。这一段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老夫妇坐在行驶的轿车里,他们脸上洋溢着那种典型的对子女满怀希望的幸福笑容,但是这个场面的背景音乐却异常诡异,这正是Diane心中愧对姨父姨母的心情的写照。 

梦境第3段: 
  在那家咖啡厅,两个男子在谈话,其中一个是Diane与杀手交易时在咖啡厅见过的男子(暂且称他为路人甲),另一个人好像是个心理医生。路人甲说他在咖啡厅后面的墙后看到魔鬼。他们走出店外,墙后果然出现了一个魔鬼--那个乞丐。 
分析:现实中的乞丐是代替杀手将蓝色盒子交给Diane的人,是Diane的罪行的见证者。Diane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惧怕见到乞丐这个人的,然而正是由于乞丐是Diane的罪行的见证者,Diane不愿自己提起的乞丐此人。所以在梦中,Diane把自己仿同成了一个不知道自己罪行的路人甲,把自己装在路人甲的外壳里,来间接的宣泄自己对那个乞丐的恐惧。 

梦境第4段: 
  导演Adam为他的一部大制作影片找女主角,然而制片公司的幕后势力派人送来一个金发女子Camilla的照片,强迫Adam选她为女主角。Adam愤然离去,回家后又发现老婆和清洁工在鬼混,Adam一气之下毁了妻子的珠宝,但被妻子的情人痛打一顿后赶出家门。 
分析: 
(1)Adam是造成Camilla离开Diane的关键人物,Diane的意识中除了对Camilla离她而去的恨之外,当然还有对Adam的夺爱之恨。因此,他在梦中狠心的报复了Adam,他被公司胁迫,老婆与人鬼混,又被扫地出门。Adam在现实中确有离婚,他在party上提到:他得到泳池,前妻得到泳池清洁工。但以Adam的性格他应该不会对别人提起自己被老婆和清洁工修理的不光彩经历,因此这段梦境以及Adam老婆和她情夫的形象应该是由Diane虚构的。 
  (2)这里非常关键的“选角风波”的意义和Camilla为什么被换成了一个金发女子,待这整段梦境完整出现后再分析。 

梦境第5段: 
  杀手出场:他杀了一个长发男子,又不小心打中了女秘书,好不容易杀了女秘书,又被清洁工发现,杀了清洁工,又不小心打中了吸尘器,弄得警铃大作。 
分析: 
Diane知道Camilla已经被杀手杀死了,这会被人知道么?这个强烈的疑虑和恐惧在梦中表现为杀手杀人后欲盖弥彰有屡屡失手,越想掩盖杀人事实就越弄巧成拙。 

梦境第6段: 
  Betty来到了姨母留给她的公寓,房东Coco来欢迎她,公寓豪华舒适,Betty非常满意。 
分析: 
(1)Diane的姨母以前是好莱坞演员,后来去了加拿大,然后去世了,这是Diane在Adam的舞会上说的。而在梦中,她虚构了一个理想化的姨母--在好莱坞有人际关系(因为在后面的梦里,Betty参加试镜时的负责人是姨母的朋友),还留了相当不错的住处给她。而在现实中,Diane其实是非常孤独无助的,她只身来到好莱坞,也只住得起简陋的房子。而这个姨母的形象应该也是现实中Diane的姨母以前的样子。 
(2)房东Coco的形象来自现实中Adam的母亲。在舞会上,Diane曾与Coco有过简单的对话,Coco对Diane的际遇颇有一点同情,反而当Adam说“我和Camilla就要(结婚)”时,Coco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Coco对自己的这一点“知遇之恩”,使得Coco在梦里成了对自己颇为热情的房东太太。 

梦境第7段: 
  Betty发现了躲在浴室里Camilla,她以为Camilla是姨妈的朋友。Camilla其实在车祸中失忆了,完全忘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她只有以Rita来代称自己。Betty明白Rita的遭遇后,决定帮Rita找出真相,她们在Rita的手提包里找到大量现金和一把蓝色钥匙。 
分析: 
(1)Camilla在现实与梦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现实中的Camilla给人的感觉是个冷艳、高高在上的冰美人。而在梦中她成了无助、忧郁的Rita,这其实是现实中Diane的气质。Camilla与Diane的强弱关系在梦中对调了。Diane希望自己(Betty)成为强者,而弱小的Rita必须依靠着自己才能活下去。让Camilla永远留在自己身边——这是Diane最强烈的愿望之一。而Camilla只有成为弱者这才有可能。因此在梦境中,Camilla失忆,成了依附于Betty的弱者。 
(2)钱的意向来自于Diane付给杀手的钱。现实中Diane只用了一叠纸币雇杀手,而在梦中rita袋中的钱远远多于这些。因为Diane一个很隐蔽的愿望希望即使Camilla已死,也不要死于自己雇用的廉价杀手,而应死得更“值钱”一点! 
(3)这把蓝色的钥匙就是现实中用来打开装有证明Camilla已死之物的蓝色盒子的钥匙。 

梦境第8段: 
  导演Adam住进廉价旅馆,旅馆老板告诉他他的银行账号已被封,而后Adam又被一名神秘牛仔要挟,这个牛仔很明显是电影公司幕后势力的打手。 
分析: 
“选角风波”的延续。 

梦境第9段: 
  Betty要去试镜,她先在家里与Rita对台词。第二天试镜时,她完美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他被带到片场,准备见导演Adam。此时,那个被电影公司力荐的金发女子Camilla正在试镜,Adam很不情愿的妥协了,他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但他却注意到了身旁的Betty,他俩眼神接触的刹那,两个人似乎都触电了。但是Betty却以要帮Rita为由,莫名其妙的逃离片场。 
分析: 
(1)这是影片中很关键的一段梦境。前面已经说过,Diane与Camilla的地位在梦中是有互换的,Betty除了是Diane的理想形象外,她身上也有很多现实中Camilla的气质。这也不难理解,Camilla各方面都比Diane出色,Diane当然想成为Camilla那样的人。这段梦境在现实中是发生过的,不过成功试镜的不是Diane,而是Camilla!!这里,Betty的身份更多的成了现实中Camilla的化身。(这里Diane把自己协同成了Camilla,Diane当然希望自己像Camilla那样的成功试镜了。)现实中,是Camilla在片场与Adam一见钟情,Adam那句“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的确是对Camilla说的。但Diane多么希望这一幕没有发生过啊,她多么希望Adam当初选的不是Camilla而是其他的女孩子,这样Camilla就会一直留在她身边了。因此她在梦中虚构了一个在电影公司幕后势力操纵下Adam选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女孩的“选角风波”,Adam选的是一个金发的、自己根本不认识的Camilla,而不是自己的那个Camilla(Rita)。这是Diane的“Adam在试镜时要是没选Camilla就好了”这个愿望经过选角风波伪装后的满足。这也是选角风波的意义所在和梦中的Camilla被换成一个自己素不相识的金发女子的原因。而后,当Adam与Betty一见钟情的场面出现后,Diane的意识也要强行把Betty与Adam分开,于是Betty就这样离开了片场。 
(2)其实在现实中,有过两次选角。第一次是导演Bob Broker(即梦中在房间里替Betty试镜的那个导演)的《Silvia North Story》,Camilla和Diane都去参加试镜,她俩也是那时认识的。Camilla得到了那个角色,并从此成名。后一次是Adam的影片的试镜。梦有凝缩的作用,在这里,Diane就把这两段经历凝缩在一起了。 

梦境第10段: 
  1.Rita看见咖啡馆一个服务员的名字牌“Diane”,她想起了自己可能叫Diane。她们找到了Diane所住的公寓,发现一名女子已经腐烂在床上! 
分析: 
Diane那深深的恐惧终于出现在梦中了!那所公寓的确就是现实中Diane所住的公寓,而那具腐尸,不知你是否仔细看了:黑色的睡衣,一头披肩的黑色卷发--那是现实中的Camilla的样子啊!这其实是Diane想象中的Camilla的死相。而且她的死都与Diane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Camilla已经被Diane杀死了!” Diane的这个意识是这段梦境的成因。 
2.梦中,她们快到Diane公寓时,看见了几个像是保镖的男子。其中有一个还接走了一个金发女子。因为害怕,她们躲开了这些人。 
分析: 
现实中,Camilla至少已经是个名气不小的明星了,而且似乎还是电影公司的宠儿。因此,她来Diane家时,为掩人耳目,她总是戴金色假发的,并有保镖接送。这是梦中保镖和金发女子意象的来源。 


梦境第11段: 
  Betty和Rita逃回家中,Rita深感自己也会遭此厄运。Betty帮她换上金色假发。Betty邀Rita同床共寝,两人做爱并相互表达了爱意。 
分析: 
(1)Camilla又回到自己身边的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但是Diane的潜意识里还是意识到Camilla已经不在了,所以这一段的配乐有那么点儿生离死别的味道。 
(2)Rita终于戴上了金色假发,这应该是现实中Camilla每次出现在Diane家里时的形象。只有Camilla戴上金发时,她才是完全属于Diane的。 

梦境第12段: 
  Rita在梦中不断地用西班牙语叫着“寂静”一词。Betty叫醒了她。她们来到一处叫“寂静”的戏院观看表演。表演的主题是“你所看到、听到的都是假象,是幻影。”Betty在台下不停的啜泣甚至出现剧烈的颤抖,Rita在自己的包里发现了那只蓝色的盒子。 
分析: 
这个噩梦快要结束了!“寂静”戏院其实是Diane和Camilla在现实中去过的地方,这从“寂静”剧场的一个演员--那个白胡子老头可以看出来。在前面的梦境里,他是Adam落难时住的旅馆的老板。“寂静”剧场的演员才是他的真实身份。演出的主题是揭露幻象,这恰好对应着:梦境是虚幻的,残酷的现实即将来临。因此意识到这点的Betty(Diane)不停的抽搐。同时,蓝色的盒子也出现了,现实中最突出的矛盾出现在梦中,一切变得越来越“真实”。“寂静”剧场因为它的演出主题的特殊而出现在这个梦中,而且成了梦境与现实的结合点。 

梦境第13段: 
  她们回到家里,Rita拿出蓝色钥匙,这时Betty不见了,Rita一个人打开了蓝色盒子,镜头进入盒子,一片黑暗。 
分析: 
梦已经接近尾声了。Betty不见了,这时的Rita几乎已完全是Diane的化身,世界仿佛只剩下Rita(其实是Diane自己)一人,无助、惶恐的承担自己犯下的罪过(蓝色的盒子)。 

梦境第14段: 
  梦的尾声:Betty的姨母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公寓,然后离开。镜头突然转到了Diane的公寓,睡在床上的是梦中Diane公寓里那具死尸完好时的模样,牛仔推开门说:“美女,该起床了!”镜头转回到床上,尸体已经腐烂!噩梦结束。 
再下一个镜头,Diane以与尸体相同的睡姿躺在床上,与她换房的朋友来取东西,她的敲门声把Diane吵醒了。 
分析: 
这一段Diane已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美女,该起床了!”是以前经常有人对Diane说的吗?是牛仔吗?牛仔在现实中只在Adam的party上出现过一次,而且没露过正脸。如果是牛仔说的话,那难道牛仔是Diane的情人?更合理的是这句话以前是Diane和Camilla经常相互说的,又或者只不过是那个来敲门的朋友说的,但为什么在梦中说话者的影像成了牛仔? 牛仔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角色。 


  以上便是我对“穆赫兰道”这个噩梦的分析。我想说我对梦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在上述的对这个梦的分析中,有些只是我的推测,有些只是我的几个推测中较合理的一个。我这样释梦,也许是会在内行人面前贻笑大方的。但我希望以这篇影评做抛砖引玉之用,让一些看到这篇文章的心理学专业人士用专业的释梦方法来解析这个噩梦。 
  我想《穆赫兰道》已经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了。我已经记不得多少自己的梦魇了,但是大卫林奇的这个噩梦也许会伴随我很久。这种奇怪的感觉也许只有看电影的我们能感受,也许只有看过《穆赫兰道》的我们能感受。 
评论信息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称呼 (请输入4位图片验证码)
标题
内容
 
Design By HeHe 2006.10.6 浙ICP备14041222号-1